9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文旅厅、省林草局有关负责同志深入解读《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为抢抓战略机遇,推动黄河战略在我省走深走实,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规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从流经县、流域区、全省域三个层次谋划,提出构建“两带两屏”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力争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五水综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全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

  从印发实施《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到出台《山西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10个配套政策文件;从编制水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10个专项规划到11个市的黄河区域规划全部出台,目前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N+X”规划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在生态保护修复上,我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围绕《规划》确定的晋西北防风固沙、晋西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吕梁山土石山水源涵养、晋西南自然保护地等四大生态修复区,将70%以上的营造林工程倾斜安排在黄河流域,分类施策推进治理,加大违法破坏林草资源行为打击力度,确保黄河流域内4400余万亩永久性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强化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治理。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以小流域为单元,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持续实施“七河”“五湖”生态保护修复,建设河湖生态廊道,形成全省河湖生态网。以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整治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推进沿黄城镇垃圾分类处置等措施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

  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上,立足全力打好全省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推动重点领域节水,加快推进水网连通工程建设,构建“水润三晋”现代水网,不断提升水支撑水保障能力。强化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生态空间管控,统筹推进“五水综改”,不断提升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充分挖掘黄河水文化资源,依托黄河、汾河及水利风景名胜区等重要水文化元素,以河流水系为轴线,水利工程、湖泊为载体,串联河流水系沿线不同特色景区,构建河湖水文化廊道。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速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改造升级。加快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集群规模发展。优化黄河流域制造业区域布局,以制造业产业集群为载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纵向产业链条,完善横向配套体系,带动产业高效转型发展。坚持把项目作为引领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项目高效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充分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推动自主创新迈向更高层次,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为推动我省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提供强力支撑。

  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我省有序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完善保护名录,加快保护规划修编,加强遗产保护利用,实施全省博物馆改造、提升、新建工程等,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塑造沿黄城市特色风貌,深挖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建设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实施“互联网+科技+非遗”工程,培育黄河文化新业态。深化与沿黄省区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好省州和城市等合作,推动山西黄河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张丽媛)